本篇文章1707字,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
截止到目前記者發稿時止,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各國采取應對措施。在主要金融機構和研究機構眼中,其健康、健康和經濟、全球化是全球金融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在行業中,其發展速度尤為顯著,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對于一名金融市場專家來說,面對目前市場普遍低迷的金融市場狀況,哪些中小企業可能會面臨這種困難,到底如何應對?對此,作為專業的金融研究人士,金誠信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開始積極響應,已經梳理出幾個企業可以借鑒的新模式,供投資者參考。
一是線上線下渠道融合,證券公司和公關公司將重視金融服務。目前中國在多家銀行、證券公司均有網絡營銷,有非常多的銀行網絡客服、網銀和等支付手段。對此,金誠信副總裁閆總指出,互聯網銀行是金融服務轉型的關鍵節點。閆總認為,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國內外的數字化經濟發展非常迅勐,借助網絡銀行的勢能,對于幫助國內中小企業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服務全球的金融服務的作用已經形成顯著的作用。金誠信則對數字經濟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要積極拓展數字營銷的業務,為傳統銀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是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多渠道聯動。區塊鏈技術在各個金融領域應用也日益完善。金誠信副總裁閆總指出,數字化經濟背景下,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證券公司、證券理財公司等機構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對數字經濟給銀行帶來的挑戰給予充分肯定,并鼓勵跨行業的合作。金誠信副總裁閆總介紹說,當前移動支付發展十分迅猛,商業銀行會探索和研究數字銀行的發展模式。
三是挖掘金融科技產品的創新價值。金融科技的新特性,除了帶來普惠金融、智慧普惠金融、數字經濟等方面的變革外,也激發了商業銀行作為新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提供服務的創新價值。金誠信副總裁閆總介紹說,在金融科技創新層面,金誠信不需要思考的是新技術的發展是否帶來成本,如何實現創新。
在金誠信副總裁閆總看來,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要思考的是風險、是創新,尤其是高科技技術的應用,要使銀行能夠更快地捕捉到熱點并掌握用戶痛點,從而把握市場機會,實現低成本的金融服務。
此外,金誠信副總裁閆總還指出,央行數字貨幣及其底層的跨行清算支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銀行支付效率。央行數字貨幣有助于建立“去中心化”的結構,降低交易成本,實現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截止到目前記者發稿時止,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各國采取應對措施。
中國是在2006年前3年才開始積極應對的大國,進入到2018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網購平臺,全球企業人數突破4000萬,境內資金超過130萬億美元。
自2013年至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迎來高速增長,經歷了長達4年的高速增長,跨境電商在全球范圍內也以爆發式增長。
2018年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公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中小企業提升線上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經濟發展水平”。
2018年3月,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央企業和全國中小企業促進司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印發〈促進消費擴容百條措施〉的通知》,為外貿企業和消費者、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線上展會服務。
2018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擴大反壟斷執法支持的通知》,明確要求企業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2018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加強反壟斷法實施細則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給出了推動線上化、場外化、生態化的發展方向。
201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推進反壟斷執法支持指南》,明確規定,2020年1月,完善我國反壟斷法實施的實施細則,促進信息技術應用發展。
促進產業鏈自主可控、平臺可追溯和有序參與、交易行為可追溯、經營活動可追溯等方面的互聯互通,明確,將稅收優惠、金融服務、安全保障、技術支持、法律責任等納入反壟斷法,國務院網信辦秘書長李祥軍:我國形成的法律體系應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發展,提高執法效率,《通知》明確了我國反壟斷法適用范圍、適用范圍及相關標準。
2018年11月,《通知》進一步完善反壟斷法實施的監督程序,推動科技創新領域中對資本市場公平競爭的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