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9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事實上,軟文(英文大致是soft article)并不是一個嚴格的營銷術語,但它簡單易懂,回顧以前的報到,關于減肥,新車型,房地產類等類似“新聞”的文章,大致你可以得到一個軟文的印象。如今,只不過將報紙軟文搬到互聯網而已,軟文發布的平臺更多,質量和效果更難以保障而已。
從本質上講,軟文是有關說服的文字。因此,高質量的經典軟文涉及到受眾、目標等基本元素。軟文的成功取決于各種條件,其自身的“質量”是說服力的基礎。要創建經典的軟文,必須深入了解市場,品牌,產品和受眾。所以當企業想花上三五塊錢尋找代寫軟文和發布的時候,實際上不過是在安慰自己應該做點什么而已。
就像新聞營銷一樣,對潛在客戶沒有意義的軟文也是無用的。目前,常見的軟文營銷往往是一篇吹噓的文章,使用各種形容詞的堆砌,俗語稱為“王婆賣瓜”,而傳統上的“賣瓜”公眾尚能夠看到瓜果的實體,網絡軟文則純是嘴皮子功夫,投機取巧鉆營社會心理,對消費者毫無誠意。
國外高手打造的超級軟文往往“五感俱全”,根據推廣的產品特性和傳播目標來設定體裁,基調或權威、或有趣、或充滿爭議,對消費者有益,而話題感十足。這些軟文往往以具體的活動為支撐,或是以調查數據為向導,結合圖文、影像資料、專家訪談、網友證明性文字……一切皆圍繞具體的目標展開,在潛移默化間輸出精煉的說服力。超級軟文往往刊登在主流媒體站點,或是以新聞形式,或是以贊助文章的形式。
服裝品牌Marks&Spencer在媒體上發表了贊助文章,同樣堪稱超級軟文:how to pick the perfect pair of jeans。
與過去互聯網營銷成本普遍較低的觀點相反,網絡營銷的成本并不低,風險也更高,可能你花掉數十百萬,連一點兒漣漪也無法體驗。打造超級軟文并非易事,甚至打造這個詞也不準確,應該說是“策劃”才合適些。但是,換句話說,對于軟文寫作或軟文發布應花多少錢,這完全取決于公司的目標。大品牌和小企業的目標永遠不會是一樣的,也完全沒有必要模仿那些超級軟文,如果目標實際且正確,也許幾百元的小小花費就能夠撬動一個巨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