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8字,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
2017年對于美國和世界各地的記者和媒體來說是瘋狂的一年。他們依靠經過驗證的方法來重新獲得讀者的信任。其中,“提高新聞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故事”和“新聞稿”三件項幫助了媒體。 Cision最近發布了2018年全球媒體狀況報告,該報告調查了來自六個國家的1,355名記者,并收集和分析了他們對媒體和傳播行業的看法。根據報告的分析,基于新聞的準確性和質量,記者們認為與值得信賴的公關傳播人士合作至關重要,因為他們能確保提供準確的、具有新聞價值的優質內容。
假新聞只是記者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新聞周期的混亂現象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記者和媒體一直深受打擾。 2017年,他們仍然只能通過有限的信息資源滿足越來越多的新聞需求。并且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向社交媒體遷移,這種習慣的改變導致新聞領域中大量信息資源的流失,這使得記者必須開始學習如何在社交平臺上分發和推廣他們的內容。這一年對于媒體與記者來說確實艱難,但是他們依舊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
有限的資源是2017年記者和媒體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一問題在過去十年也一直困擾著新聞領域。 28%的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員工短缺和新聞資源不足是兩大難題。毫不間斷且急速推進著的新聞周期使得這些問題更加突出,但由于廣告收入從傳統出版業流向社交媒體,記者們只能以手頭有限的信息資源來完成新的工作任務。一位受訪者總結道:“我一邊為一個真正的新聞機構寫稿,并盡可能地在社交平臺上宣傳我的內容。記者必須注意要兼稿寫作和社交媒體推廣,掌握所有這些技能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以往我們在撰寫新聞的時候,只要做到準確、快速就可以了。”
2017年,虛假新聞的泛濫是記者面臨的另一大難題。但是,除了它的負面影響外,它也帶來了積極的一面。 59%的美國受訪者認為滿天飛的 “虛假新聞” 讓讀者們對新聞內容持更加懷疑的態度,讀者逐漸形成的“懷疑主義”使記者有必要更加努力地確保寫作內容的準確性。因此,78%接受調查的美國記者表示,確保100%的準確性是2018年的一個重要目標。虛假新聞現象帶來的另一個積極影響是,虛假新聞現象帶來的另一個積極影響是,21%的受訪者表示,遵循記者原則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還有9%的受訪者表示,這也從另一方面給了值得信賴的以及成熟的媒體品牌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盡管對媒體存在巨大的不信任,但出版機構與公眾之間的關系無疑有些緩和。根據愛德曼發布的2018 Trust Barometer (“2018年度信任調查報告”),有60%的受訪者信任新聞報道,比去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Cision發布的2018全球媒體報告指出,71%的受訪記者認為,人們對媒體的信任度正在下降。盡管71%這一比例仍然很高,但相較去年的91%,已有顯著的下降。
我們姑且撇開記者們的感覺不談,2017年媒體行業的收益數字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2017年,傳統媒體行業的流量和收入大幅增加。 2018年2月,《紐約時報》的報告顯示,與2017年第四季度相比,其年均增長率超過10%,2017年的年增長率為7.7%——這給呈現大幅度下滑趨勢的傳統媒體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根據Poynter的報道,《時代周刊》目前擁有260多萬電子版訂閱者,加上紙質版和垂直渠道,訂閱數量達360萬。AdWeek報道有線電視新聞廣告的年增長率達到了25%。這些數據讓人們再一次見識到媒體對諸如政治、商業和文化領域等重大新聞事件報道的影響力。
記者仍然依賴真實可靠的企業新聞稿
雖然媒體行業的其他部分受到影響,但優質的、真實的、相關的企業新聞稿仍深受記者們的信賴。對于無法跟上重大新聞事件的記者,企業新聞稿可以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真實可信的素材。由于新聞資源有限,報道難度也變得更大,記者需要找到跟蹤真實新聞主題的方法。如今,在行業的巨大壓力下,記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需要與值得信賴的公關合作伙伴進行合作。
根據Cision的2018年全球媒體報道,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與公關行業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 70%的受訪者表示這種關系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從這些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記者們更加需要公關傳播人士來為他們的報道提供關鍵信息和素材,6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最希望能得到的信息就是企業的官方動態和企業新聞稿了。
連續三年,媒體人員將公司的官方新聞和公司新聞發布列為他們最想從公司公共關系中獲取的信息,并且今年的報告數據再一次表明,由于企業新聞稿能提供最值得信賴的公司動態,企業新聞稿是他們最信賴的素材來源(44%)。這種現象幾乎是全球性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認為新聞稿是公司最可靠的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