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集
本篇文章849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原則一:保證信息的及時性
危機很容易使人產生害怕或恐懼心理,因此確保信息的及時性并使觀眾首先了解事件對危機公共關系至關重要。
原則二:確保觀眾的知情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公眾話語權的訴求越來越大。當危機發生時,所有危機受眾都有權參與到與之自己利益相關的決策活動中。危機公關的目的不應該是轉移觀眾的注意力,而是要告訴觀眾真相,使他們能夠參與危機管理工作,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態度。
原則三:當危機發生時,關注受眾的想法
受眾關注的不僅僅是危機造成的損害或他們獲得的補償。他們更關心的是當事方是否關心他們的想法并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他們發現當事方無法做到這一點,就很難給各方帶來信心,解決危機將變得更加困難。
原則四:說實話
始終保持坦誠的態度,面對危機而不逃避,敢于承擔責任,很容易獲得觀眾的信任和理解。危機公關的主要目的也是這一點。保持誠信是確保危機公關有效實施的基本條件。
原則五:保證信源的一致性
危機公共關系中最忌諱的是傳播的信息不同,因此很容易誤導公眾,破壞危機中建立的信任。如果各方不能保證信息的一致性,那么危機管理將無從談及。
原則六:確保與媒體的有效溝通
媒體在危機公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信息的傳遞,也是危機事件發展的監督者。因此,確保與媒體的有效溝通直接影響危機公關的走向和結果。
原則七:信息簡潔明了
在危機公關的過程中,觀眾和媒體對長篇大論并不感興趣。他們需要簡潔的核心內容,實時掌握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應易于理解,有利于傳播。
原則八:總體規劃
雖然危機公共關系是由一個事件發起的,但它有不確定性。所以,在制定危機公關計劃時,有必要從全局角度進行全面細致的規劃,以確保危機公關的有效性。
注意事項
危機公共關系實際上是因事見人,而不是就事論事。因此,危機公關實踐隱瞞事實、或顛倒黑白,雖然它可以使事情“圓滿地過去”,但在真正的危機中不會帶來任何幫助,并將是非常有害的。